图片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时逢秋日,闲坐品茶时,想起了一些往事。
去年秋天,到太姥山找S师傅了解茶事。
那天雨丝缠绵,茶山上水雾缭绕,好似仙境一般。
天气虽不冷但还是能感受到凉意,S师傅便邀我到他的茶室小坐。
他取出一饼存放8年的老寿眉,用茶壶煮得咕咚作响。
初时是淡淡的木质香飘来,水汽蒸腾间又透出几分类似当归的药香。
待到茶汤入喉,舌尖又萦绕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枣甜。
是了,老白茶的香气从不是单一的,而是层次丰富的。
图片
不同品类的老白茶里,香气也各不相同。
老白毫银针以毫香为主,陈香做衬。
老白牡丹花香馥郁,药香沉稳。
老寿眉香气最丰富,枣香、浓药香为主要特色。
老白茶虽香气丰富,但主要代表香气分为5种。
花香、枣香、药香、毫香和陈香。
这些香气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不断重叠交汇的。
有时会在同一泡老茶里层层递进,有时又会因为品类、存放年限而有所侧重。
下面就盘点下这5种主要香型,看看藏着怎样的嗅觉惊喜。
图片
《2》
第一种,陈香。
陈香是老白茶的身份标识,却常被人误解为“沉香”。
事实上它是经过自然陈化后散发的洁净气息,与香料无关。
它闻起来就像是一片晒干的梧桐叶夹在旧书里,存放半年后翻开书页的味道。
干燥、清爽,带着植物纤维沉淀后的柔和。
没有丝毫杂味,也不会有烟味、仓味或是霉味这些“伪香气”。
所有的优质老白茶,经过正确存放,都会透出陈香。
但不同的品类里,陈香透出的香气各有侧重。
图片
老白毫银针的陈香最细腻,清淡而又持久。
老白牡丹的陈香带着几分柔润,仿佛能闻到叶片慢慢舒展的温柔。
老寿眉的陈香最厚重,饼茶的陈香里还掺着淡淡的木质香,
“陈香”从不是主角,而是老白茶的底色。
默默托举着其他香气,让整个味觉体验更显沉稳。
图片
《3》
第二种,药香。
药香,是老白茶最具辨识度的香气。
但它在新茶和老茶里,表现完全不同。
新白茶的药香偏清新,多是草本植物的气息。
就像是南方夏日街头凉茶摊飘出的味道,清凉解暑沁人心脾。
而这种香气,在新寿眉里最为明显。
图片
老白茶的药香偏温润,更像是根茎类中药熬煮后的香气。
醇厚不冲鼻,喝起来让人很安心。
通常来说,存放3年以上的老寿眉、老牡丹,最容易透出这种温润的药香。
老寿眉的叶片肥厚、茶梗粗壮,内含物质丰富。
在长期的存放过程中,体内各类物质缓慢转化,药香会更浓郁。
老牡丹的药香则更细腻,夹在花香和陈香之间。
若是用煮茶的方式品饮,药香会彻底释放。
仿佛在喝一杯不含苦涩物质的“养生茶”,又添了几分鲜活。
图片
《4》
第三种,花香。
花香,老白茶里的“春日余韵”。
说起花香,很多人会想到茉莉花茶的窨香手艺。
但老白茶的花香,是天生自带的“基因香”,无需任何额外添加。
这些花香也并不单一,种类非常繁多。
有时是晚香玉的清甜,有时是玉兰花的温润,偶尔还会透出栀子花、七里香的影子。
层次丰富得像走进了春日花园,各种花香弥漫开来。
图片
在老白茶里,老牡丹无疑是“花香担当”。
尤其是存放2-3年的老牡丹,香气持久得像喝下一整杯“会开花的茶”。
既保留了当年的花香底子,又多了几分陈化后的柔和。
即使是存放多年的老寿眉,也会带着淡淡的花香。
只不过它的香气更加含蓄,往往要细细品味才能发现。
而老白毫银针花香最为清淡,多是兰花般的雅致。
像是春日清晨沾着露水的花影,清新淡雅。
图片
《5》
第四种,毫香。
毫香,是白茶特有的品种香。
是白茶表面那层毛绒绒的茶毫,在沸水激发下释放的类似干燥芦苇草的清新气息。
带着阳光晒过的干爽感,是白茶里当之无愧的主角。
但随着存放时间变长,毫香会慢慢转变为稻谷香。
变得沉稳、成熟,却依旧清新。
图片
毫香的“存在感”,与白茶的品类直接相关。
老白毫银针是“毫香王者”,满披白毫的芽头里藏着最浓郁的毫香。
新茶时像“裹着白绒的青草香”,存放3年后变成淡淡的稻谷香。
老白牡丹的毫香次之,多是毫香夹着花香。
老寿眉的毫香最淡,几乎没有存在感,不仔细闻很难察觉。
图片
《6》
第五种,枣香。
枣香,是白茶里最挑品种的香气。
它只偏爱老寿眉饼,散茶、白毫银针和白牡丹里几乎不会出现。
准确来说,它是压饼工艺和陈化时间共同造就的“意外惊喜”。
这种香气,属于果香的一种。
压饼后,寿眉的内部物质与氧气缓慢反应。
再经过3年陈化,最终转化为类似“蒸红枣糕”或“红枣皮煮水”的味道。
图片
甜而不腻,轻柔淡雅。
没有红枣的齁甜,多了几分温润。
通常来说,存放5年以上的老寿眉饼,枣香会最为明显。
尤其是那些来自高山、叶片肥厚的寿眉饼,枣香更浓郁持久。
不过要注意,枣香不是越浓越好。
过于刺鼻的甜香,有可能是人工添加的成分。
真正的老白茶枣香,是自然转化的甜意,清新而又馥郁。
图片
《7》
老白茶的五种香气,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
有时泡一饼老寿眉,能同时喝到陈香的沉稳、药香的温润和枣香的甜润。
有时泡一杯老牡丹,花香和毫香会层层递进,让人分不清先爱上哪一种。
这些香气里,是原料的馈赠,也是时光的礼物。
下次再喝老白茶时,不妨留一丝注意力给鼻尖。
或许你会发现,原来一泡老茶里,竟藏着整个时光的温柔。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